2025 年 8 月 11 日,比亚迪 "天神之眼,点亮中国" 安全中国行活动在西安举行,并邀请当地汽车媒体深度参与。活动以 "智能泊车安全" 为核心,通过技术介绍、自动泊车实车体验及西安比亚迪二厂参观等环节,全面展示比亚迪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其中,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的承诺,以及即将推送的 "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 OTA 升级",成为本次活动的两大重磅亮点,标志着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责任划分与技术落地领域迈出里程碑式一步。
全球首创安全兜底:智能泊车进入 "车企担责" 新纪元
在媒体沟通会上,比亚迪正式宣布:基于在智能泊车场景的技术突破,其已实现全球首个媲美 L4 级标准的智能泊车系统,并针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型用户,推出 "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政策。根据该承诺,用户在使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功能时,若发生安全事故或依法应由本车承担的损失,无需通过保险流程,可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完成处理,且不影响次年保险费率。
这一举措直击当前智能辅助驾驶行业痛点。据国际通用分级标准,L4 级自动驾驶要求在特定条件下实现 "脱手脱眼脱脑" 且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但目前行业普遍存在责任划分模糊问题,消费者往往需自行承担辅助驾驶风险。比亚迪此次率先打破僵局,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将智能泊车的安全性提升至接近 L4 级水平,更以 "兜底承诺" 重构用户信任体系。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对天神之眼技术的绝对自信,更是对消费者负责到底的态度,我们要让每一次智能泊车都成为 ' 零风险 ' 体验。"
史上最大规模 OTA 升级:泊车 / 行车 / 安全全方位进化
与安全兜底承诺同步,比亚迪宣布即将推送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能辅助驾驶 OTA 升级。本次升级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核心板块,涉及十余项功能优化,全面覆盖天神之眼 A/B/C 三大平台多款车型,进一步夯实智能驾驶综合实力。
泊车场景:更智能、更高效、更适配复杂环境
新增功能包括三速泊车(根据车位复杂度自动调节泊车速度)、车头泊入(支持车头直接驶入车位)、偏置泊车(针对非标准车位的精准停靠)及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减少剐蹭风险)。同时优化悬空障碍物识别功能(如地库管道、悬挂物等),解决传统泊车系统对 "悬空障碍" 识别盲区问题。实测数据显示,升级后智能泊车成功率提升至 99.2%,平均泊入时间缩短 15%。
行车场景:覆盖更多极端路况,应对复杂交通挑战
在行车辅助方面,天神之眼进一步拓展场景边界:环岛通行可实现无保护左转自动决策,复杂场景连续绕行支持对多障碍物的动态路径规划,高速施工路段借应急车道绕行能精准识别施工标识并完成安全变道,窄路多把掉头则通过多轮转向算法实现狭窄空间高效掉头。针对城市通勤痛点,新增前车加塞场景闪灯鸣笛提醒功能,减少因加塞导致的追尾风险。
安全性能:AEB 能力再突破,夜间 / 高速场景更可靠
安全板块重点升级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优化后的 AEB 可轻松识别低矮障碍物(如石墩、井盖),并在夜间 80km/h 速度下实现对侵入车道两轮车的紧急刹停,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40% 制动距离;针对高速场景,120km/h 触发 AEB 时可实现两段式舒适刹停,避免急刹导致的乘员不适。比亚迪安全测试工程师介绍:"我们通过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累计分析超 10 亿公里真实路况数据,让 AEB 在极端场景下也能 ' 看得准、刹得稳 '。"
技术底气:百万级用户基数与全产业链实力支撑
比亚迪敢于率先承诺 "智能泊车兜底",源于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产业规模优势。目前,比亚迪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累计存储超 200TB 驾驶数据)、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超 6 万名工程师专注智能驾驶及新能源技术),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年产能超 300 万辆)。截至 2025 年 8 月,天神之眼智能辅助驾驶车型保有量已突破100 万辆,形成 "用户反馈 - 数据迭代 - 技术优化" 的正向循环,真正实现 "好技术,人人可享" 的品牌理念。
此次 "天神之眼点亮中国" 活动的举办,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更通过 "安全兜底 + OTA 升级" 的组合拳,为行业树立了技术落地与用户责任的新标杆。随着技术持续进化与生态不断完善,比亚迪正加速推动智能驾驶从 "辅助工具" 向 "可靠伙伴" 的转变,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安全、智能的未来出行体验。